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概况 -> 思政人文教育中心 -> 正文

优秀课程论文-《我所认为的美》-廖湘

发布日期:2014-05-15   来源:基础部   点击量:

题 目: 我所认为的美

所在系别: 土木与建筑工程系

作 者: 廖湘

号: 130320210

年级专业: 2013级工程造价

所在班级: 2

2014 4 30

我所认为的美

摘要:本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出发,探索在美脱离传统的定向思维后的个人的感悟,美是具有物质化,时代性与文化性的,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美的定义,身边的美随处可见。

Summery:This articlefrom a new perspective, explored from the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thinking after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individual, beauty is a materialized, age and culture, in the heart of everyone has his own definition of beauty, the beauty around everywhere.

关键字:美物质化实体隐性时代与文化

Keywords: beauty materialistic entity stealth age and culture

1:何谓美

“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它在心与物的关系上面;但这种关系并不如康德和一般人所想象的,在物为刺激,在心为感受;它是心借物的形象来表现情趣。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1]美其实是一个对抽象与非抽象事物进行描述的形容词,在物质上,它可以代表味、色、声、态等方面的肯定。在精神上,它可以理解为对才德品质等方面的认可。例如在《论语•颜渊》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里的美是善事好事的意思,《庄子•齐物论》里“丽姬、毛嫱,人之所美也。”这里的美便是赞美称赞的意思,《醒世恒言》:“满座之人见王勃年少,却又面生,心各不美。”这里的美又是喜欢称心的意思。

2:“物质化”美

所以美作为一个形容词有着各种各样的意思,它的独特在于它本身其实是一个可以物质化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肢体感官来体验那种美带来的各种感受,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身边的建筑,我们生活在一个钢筋水泥的年代,在平常的生活里,建筑的随处可见性使得我们的眼睛能够直接的感受到这种庞然大物所呈现出的各种感觉,其中包含我们的审美体验。当你带一个外国人游览中国的时候,你可以把他带到某个学校去看看学校的教育课堂,,带他去教堂见证一场温馨的婚礼,带他去工地感受工人辛苦的劳作,毫无疑问,无论是学校,教堂,还是工地它们都在某个时机恰到好处的表现出教育的美,爱情的美,以及勤劳的美,这种美的体现就是物质化的美。教育从字面上来看,与学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从古至今,由书院到学堂再到学院的演变与更替也恰如其分的说明了教育的经久不衰,教育承担着对美的传承的责任,对真善美等好的品质与创造力等技能的培养与弘扬。由此观之,教育便是物质化的美。

3:我眼中的美

那什么是美?美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按照传统学术观点来看,美总体被分为艺术美和现实美两大类,前者较后者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它更细致更典型更集中,对人更有感染力。在我看来,世间的美也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我们用眼睛欣赏外在事物实体所呈现出的美感,另一种是用心灵去感知思想去碰撞的隐形的美,这两者其实也都是艺术美与现实美的结合体,“‘实’是艺术家所创造的形象,‘虚’是欣赏者被引发的想象。艺术欣赏就是对美的欣赏、发现与感悟,那么美在那里呢?美就在你自己心里。画家诗人创造的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创造的意象,独辟的灵境。”[2]在大自然中,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风云变幻,日月星云,山水花鸟,虫鱼草木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它们身上,我们始终能看到那份原始形态的质朴.那是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纯真的天然的美。在社会中,人类作为活动的中心与枢纽,他们根据自身与社会环境的需要,打造出风格迥异、匠心独运的不同实体产物,这些产物不光有着实际的作用,同时也承载着创造者自身美的感受与体验,对我们个性的引导也有着好的影响,我们从小到大,足之所至,耳目之所接,皆有染濡。

矗立在纽约德逊河畔的自由女神像是我最喜欢的建筑之一,每次在电影或图片里看到她那伟岸的身姿,我都会被她所透露出来的从上而下一体的庄严与崇高感染。这座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她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拿着美国人民泣血高歌的《独立宣言》,脚下被打碎的锁链象征着解放、独立、自由。头冠上的七道尖芒是世界七大洲的集合。如此富有寓意的形象设计使得这座独一无二的雕塑除了在外形上带给人们视觉的快感外,同时它所包含的涵义也从心里对人们的思想进行洗礼。这就是实实在在的通过艺术手段所呈现出的实体美感。隐性的美更多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体验,比如一个帮过你的人,一个你爱幕的人,对你而言,他们在你心中就是美的。

在我的世界里,一直有一个叫三毛的女子,她特立独行,仿佛一个游走在尘世喧嚣深处的精灵,忽略了身边掀起的万丈尘埃,无视耳畔流过的流言蜚语,在繁华浮躁的大都市里用自己宁静致远的心保持着那份质朴。她是在灵魂深处跳舞的女郎,自由与豁达是她的代名词,在她身上我可以看到最简单的东西,没有过多繁杂的修饰,没有浮华包裹的烦躁的心。在我的心里,三毛是美的,她的美来自于她的与众不同,不平凡的一生所塑造的传奇,她对于我的人生的意义在于她告诉我怎么去走自己的路,怎么去过自己的人生,她让我知道在人的一生中,我们总该有自己坚持的东西,理想与信念,自由与梦想,该如何去守护去坚持。当我们说一个人美的时候,称赞他的或许并不是称心的仪表,而是美好善良的心灵,这就是人性美,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人性美是真真切切的从心灵上来引起我们共鸣的一种美,这种美带给我们的震撼是超脱大多数视觉享受所带来的感官体验。三毛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正是这么一股人性的美。我相信每个人心里都住着这么一个对自己有着特别影响的人,从文天祥,陆游,到周恩来,雷锋,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精神楷模都寄托着我们一辈辈人对爱国对感恩对乐善等美好品质的认可与肯定。人性的美闪耀点不光在于这些大的诸如爱国等方面的东西,对个人而言,我们自身人性最大的美的关键在于感染自身与他人,到最后,自己是被自己感动,其他人又能说什么呢,都说我们自身最大的敌人来自内心的自己,如果到最后连自己都被自己征服,那还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呢?

4:美的时代性与文化性

在滚滚历史的洪流里,沧海桑田,日月变迁,一颗颗星闪耀又暗淡,一股股浪翻涌又归于平静,时代就是最大的翻云覆雨手,它是一部史书,记载着国家与个人命运的脉络,里面有着辛酸苦悲,有着花团锦簇,是血泪与欢歌笑语的完美交织,在时代里,我们凭吊着过去,思考着当下,展望着未来,这就是时代所赋予我们的内涵,在这里面,我们可以更清楚的看到时代作为一个集合所展现出来的关于美的每一个元素。其中不乏自然经过岁月沉淀表现出的流光溢彩之美,不乏倾尽心力终其一生的创造之美,亦不乏用情感与心灵打造的人性之美。时代所具有的美丽,不光得益于岁月在它身上驻足所产生的一系列故事,同时那种前世今生,擦肩而过的神秘与对真相的探索亦使时代蒙上一层面纱,面纱的含义不仅是掩盖,还有吸引,这种隐藏的神秘将我们的好奇心理操控,把我们迷得神魂颠倒,这就是时代美区之于其它美所产生的独特效应。在时代里,完善的东西很少,大多数都多多少少带着一些残缺与遗憾,但是残缺的东西未必就不美,完善的东西未必就是美的,在发展过程中,残缺意味着有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有着更多的遐想空间,美因为有了残缺,才有了欲言又止的含蓄,才有了千变万化的自由,才有了包罗万象的内涵,与人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许多无法实现的梦想化作了一道道成长路上靓丽的风景线,变成了一路走来我们眺望的冰川海洋。

文化是长期生物文明思想的累积集存,文化有着时间,国界的限定,正因为诸多如此的因素,所以文化的发展也多种多样,文化的美实质是介于艺术与现实的美,在艺术与现实美的产生过程中,文化也在中间运转着自己的体系,发散着自己的美。发挥独特的作用,文化的美对于艺术或者现实美的塑造都有着辅助修饰性功能,小到一个字的内涵,大到一个国家性工程的实施,文化的美一直贯穿始终。这种美是一种独特的韵味,是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唯美赏析,是对进行曲、钢琴曲、古典音乐的美妙欣赏,是对历史遗迹倚栏凭吊独上高楼的寂寞感知。从诗句到音乐再到历史,这些一串串文化的音符连在一起就像时代里所融合的那样,表现出一个大的文化层面,每一个碎片里都是文化的核心,核心的文化,共同演绎出属于文化特有的变幻万千的美。美贯穿时代与文化,所以美随处可见。

5:结束语

何谓美,美是一种广泛的定义,它不光指眼睛所带来的感官享受,它也包括味色声态的好,我们对于美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外在,也不能着眼于实体,小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大到时代与文化的独特层面,美贯穿其中,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要能感受到美的存在,生活需要美,生活需要发现美,各种各样的美都需要被认识,被认可。美是我们认识世界,感悟人生的良好途径,透过我们的眼眸,用我们的心灵,你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被美包裹的世界,它不光有着漂亮的外表,还有漂亮的心,一言一行,一花一树,一精神一文明,美从未离开。

参考文献

[1]朱光潜.谈美.漓江出版社,2011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