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概况 -> 思政人文教育中心 -> 正文

优秀课程论文-《善》-蒋超

发布日期:2014-05-15   来源:基础部   点击量: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课程论文

题 目:

所在系别: 土建系

作 者: 蒋超

学 号: 130320226

专业年级: 13级工程造价

所在班级: 2

2014年 4 月 28 日

摘 要:对于善,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它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或许我们能看见它,或许不能,但它是实际存在的,道家有云“上善若水”,这也是表达善的一种方式,就像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它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思想,它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是具体事物完好圆满有利于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生存发展的特殊性质和能力,是人们在与具体事物密切接触、受到具体事物影响和作用的过程中,判明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愿和意向,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善或许早已难觅踪迹,但是只要我们相信它的存在,它就会存在。

关键词:善良善行善心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止于至善”也是我的学校的校训,它告诉我们首先要明确做人做事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目标,其次,我们要践行不达此目的永不停止的奋斗精神,它彰显了我们立身处世和言行举止的价值取向。止于至善,意为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是一种以卓越为核心要义的至高境界的追求。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来说就是大真大爱、大诚、大智的体现。是自我到无我境界的一种升华

“人之初,性本善”[2],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不觉中我们早已忘记这句话,也许是经历得太多,或者是现在社会的现实,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给自己套上了一层坚不可摧的保护盾,不再愿意去管和自己无关的事,也少了一份对他人的关心,甚至有些人迫于各种压力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和社会的事,这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在佛学中,指其性安稳,能顺益此世及他世的白净法,与‘善业’相通。有时则指善业之性质,有‘道德的、正确的’意涵。此善性,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佛教所说的善法就是指包含善的行为,善法就是善行。善法有世间的,有出世间的;种类繁多;但简单点来讲,最基本的善法,不出十种,叫做“十善”。这十善法,即是十恶法的反面: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在我们看来这也许很难理解,但是追溯到百年之前,那些伟大的哲学家也不能给出一个完美的解释,其实我们不用去在乎善的真正定义到底是什么,只要顺着我们的心去做就可以了,这是一种内心使然的感觉,不要去管别人的看法,只要自己觉得这么做事对的,正确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的,那就放手去做,不要让外界环境蒙蔽了自己的本心,这个世界需要善良的人,一颗善良的心就犹如是一盏明灯,在阴暗的角落发着微弱的光,但是却能照亮这个街道,能感染周边的事物,于是即使实在漆黑的夜晚也会有光明,接着就会有无数盏灯亮起来,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关心的。

想必大家都听过“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是的,它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善是不能用我们所做的事情的结果来衡量的,也更没有小善和大善的区分,因为

善是人脑在感官观察接触客观具体环境、现象、事物的基础上,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分析比较从其中分解和抽象出来的,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正面意义、正面价值和正面意识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具体现象、具体事情、具体行为具有的,能够引起人们对它产生兴趣并进行关注,使人在接受和获得该具体事物作用和影响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得到满足,产生快乐、幸福、称心、如意等美好感觉的性质和能力,是和恶相区别的相对抽象事物[3]。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并不缺少善,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善是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发扬的,它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具有的一种品质,这个社会有太多的精神需要我们来发扬,善就是其中之一,并且也是最重要的,它能唤醒人们心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善究竟是什么呢?“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而攻坚强莫能胜之” [4],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如果来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挡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人类关于“善”的本质、关于“善行”问题的认识,具有悠久的历史,可是善并没有一个唯一确定不变的标准答案,在古希腊,人们对善的认识同我们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还有幸福的含义。苏格拉底就认为:对于任何人有益的东西对他来说就是善。他甚至将善的知识称为“一种关于人的利益的学问”,而“一切可以达到幸福而没有痛苦的行为都是好的行为,就是善和有益”。苏格拉底的善,希腊文中本来就有好、优越、合理、有益、有用等含义。苏格拉底还认为:美就是善。他认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无上的宗教,是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唯一东西,人们应该认识什么是善行。而在中国古代,“可欲之谓善”,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对善的理解,也是我们的先哲最早对“善”的解释和定义。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欲望可以得到满足;这时期人们关于善的概念比早期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已不再仅仅指羊多、食物多、有饭吃等等原始含义,而是已从食物对人的生存的支持,对人的食欲的满足扩展到了一切事物对人的生存、生命的欲望的满足。善,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单纯,善良,而是一个人内心的宽容,思想上的博爱,与人与物的忍耐。 为善是中国思想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讲的仁义道德,佛家讲的普度众生,道家讲的修身养性,都是一种与人为善精神的体现。古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的“道”是什么,何以变化而生万物,恐怕其中的精髓就是“为善”。 时光飞逝,到了现代社会,与人为善仍然是一种美德,无论东方西方,为善仍然受到充分的肯定。我们现在的社会讲“法治”,同时也提倡“德治”。何谓“德治”,就是要求人们净化心灵,与人为善,与物为善。这就要求我们提高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我们与人为善,并不是为了索取什么。因此,我们自己心中只要有善念,就已经是精神上的升华,而不必去刻意要求别人怎样。所以我们为善,为的只是达到心灵的彼岸。

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最后的胜者一定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就是具有一颗伟大而又乐观的心得人。他们不会因为可以得到赞赏而去做什么。也不会因为不能得到肯定而灰心,而不去做什么。更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说几句狠话,而恨之入骨。当然,同样不会因为别人的花言巧语而心有所动。善良的人也是一个客观公正的人。这又回到了我们之前的问题,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具体事物的同一个行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有人认为它符合自己的意愿,是善行,有人认为它不符合自己的意愿,不是善行,还有人认为它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是恶行。对于什么是善行、善事、善主的问题,人们给出的答案也不相同。

在伦理学中,共同满足为善,在被动个体自我意识出于自愿或不拒绝的情况下,主动方对被动个体实施精神、语言、行为的任何一项的介入,皆为善。不论是西方哲学还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哲学,对于善,只是说法和思考方式不同而已,其实本质都是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经历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的洗礼,那么他的本性也一定会保留下来,可是这并不能称之为善,因为善事需要做出选择,甚至是做出牺牲的,只有在这个社会中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心性,仿佛就像是一面镜子,当你不去照镜子的时候,你也不知道自己是善亦或不是,只有你去面对社会这面镜子,你才知道自己的这是想法,了解真实的自己,这时,就可以称之为善了,尘世中的修炼,不只是参透这个世界的法则(参透自我、参透善恶),让心灵从身体、自我的限制中走出来,一次次的用身心去证明、体验善的境界,在生活中、在自己的生命中,让自己整个身心远离恶的包围、进入善的圆融世界,让一个人的心灵彻底质变的过程。这才是我们应该在去追寻的善,在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里,找准自己的方向,始终都有一颗向善的心,它会指引我们走向人生的高峰。

我觉得善就是善,只有自己对它的理解才是最正确的,它不应该被固定化,它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在我们心中产生变化,但是它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千百年来,关于善的话题一直未被搁下过,它也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内心,只有善良的民族才是强大的。一个平凡的人也会因为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变的伟大。

参考文献

[1]礼记·大学 [M].

[2]三字经 [M].

[3] 张苑 善的学问 [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耳 老子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