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打破时空壁垒,推进深度学习——学习邹校长2020年重要讲话心得

发布日期:2020-04-22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点击量:

通识教育学院 孙晔

2020年1月11日,邹广严校长在我校2020年工作部署大会上作了题为《抓住机遇,实现转变,努力把“锦城”教育推向新阶段》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邹校长就当前形势提出:我们的教育“要上台阶、抓质量”,就“必须要在发挥传统教学优点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三项赋能”,即,环境赋能、新技术赋能和脑科学赋能。在脑科学赋能的方面,校长强调要借助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来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其着重点在于:学生的强度学习、深度学习以及科学学习。在此,我就“推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一命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 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到体验知识的发现、形成和发展,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学生的深度学习表现为多种感官与群体情境、言语环境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的认知、心理和情感在互动中发生积极的变化。

二, 合理的教学设计推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寻求和发现知识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将原有经验和新知识之间产生联系,将新知识快速准确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中;通过已学各类知识之间互相渗透、联想使得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2)问题探索和思考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对问题的本质进行主动探索和思考,不要一味地被题目、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而是要跳出来,把握住问题的核心,分辨出本质与非本质属性之间的区别。能够提出的自己的疑惑并自主找寻答案。

(3)知识的迁移及应用阶段——“学”的目的是“用”。要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就要使其弄清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建构知识、生成能力、学会创新和思辨。

与传统学习的课堂不同,深度学习的课堂强调在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建立链接通道,使学生在发展自身能力时始终基于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听、思、说、写、评等学习活动,亲身经历、体验学习过程。换而言之,有了主体参与,才会有深度学习!

锦城一直强调的“两设一翻”,既符合深度学习的学习过程,也能够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更自主、更主动、更灵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三, 以评促学推进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由学生内部激发的,而不是机械地接受,需要学生主动地对新的学习材料进行思考并且将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为问题解决进行策略准备。因此,内在动机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先决条件。

以评促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通过建立标准意识增强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研究表明,学生知道的评价标准越清晰和详细,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越高涨。因此,教师需要在学期初制定详尽的评价标准,并且清晰的传达给学生。在学期中,及时反馈评价情况,有利于学生及时反思、做出调整,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向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努力。如果有条件的话,教师还应该点评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学生沟通,以便有的放矢地帮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保持评价的公开、公正、前后一致,通过连续性的评价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鞭策,促进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锦城一直坚持将形成性评教纳入到对学生地学习考核中,要求教师在第一节课就向学生宣讲教学大纲,有利于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成绩构成,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正确的评价标准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习本身、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评价过程的“三不放水”和教师的及时沟通促使学生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工作,让深度学习成为常态。

四, 与互联网的结合推动深度学习

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使得知识和技能的获取不再是单一地来源于教材或教师。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等新型的学习形态,使得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学习工具等均发生深刻的变革。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对网络过度依赖易对当代学生造成一些损害,包括( 1)专注力下降, 注意力容易分散。( 2)记忆力迅速退化——几乎所有信息都依赖于快速的网络搜索取得。( 3)深度阅读能力降低等。但我们应享受着互联网时代带来地好处:极大地便利人们生活的。

现如今,人体及心理的奥秘不断被揭开,这些科研成果被成功应用于各领域,互联网时代迅速进入“互联网+ ”时代,人工智能时代也很快就会到来。而在教育领域,需要构建跟上时代步伐的特色教学平台, 才能培养学生持续终生的深度学习能力。比如,锦城基于超星建立的在线学习平台,将翻转课堂纳入日常课堂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引导大学生改变思维和学习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适应于时代发展的深度学习习惯并持续终生。

五, 挑战与思考

(1)学习难度的确定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即教学要促进发展、引领发展。 这个 意义上,我们的教学内容必须有一部分是学生现有发展水平所不具备的,即对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凭个人之力无法独立完成的,这样的内容便具有了促进和提升学生发展的可能。

“教学相长”——学生能够学什么难度的内容,能够达到怎样的能力水平,能够获得怎样的发展,与教师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因此,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即学生的现实水平与未来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应该是由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创造的。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难度应该定在学生自己学不会但是在教师(或许也可以是同学、团队,但主要是教师)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该扮演好助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通过示范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探索,唤醒学生的创造潜力,消除学生畏惧提问的心理藩篱;另一方面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无论问题复杂还是简单,教师都要及时作出回应,鼓励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学习内容的分割

深度学习的挑战性,并非只在于纯粹的知识难度,而在于其整体性。

对教师而言,学生的单元学习要求师在上每一节课之前,必先有对本学科内容的整体把握,即从学科整体到部分、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到综合素养形成来审视每一节课的作用,系统地安排学生在每一课时的活动内容与方式。

对学生而言,深度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掌握,而是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形成关于本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整体印象,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尽管学习依然需要通过一节一节的课来进行,却需要通过学习形成全局观念。

因此,只有通过对知识结构中的关键内容进行逐一拆解、深度加工、重点学习的方式,灵活运用现有的技术和平台,使学生能够以多样化的方式去掌握不同类型知识,帮助其体会不同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把握学科的本质。

(3)评价体系的完善

深度学习亟需课堂教学的评价方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一方面,教师以评促学,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投入各个方面,特别关注情感投入的融入程度,促使学习者的认知和行为真正内化。

另一方面,学校以评促教,以技术和数据为依托实施多元评价。特别是需要结合不同学段、学科、学习方式、学习结果类型来调整具体的评价任务,指导教师进行精准教学。

第三,学生参与评价

学生参与评价既可以是共同制定评教、评学标准,也可以是进行自我评价。加强学生的参与度,能够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认同度,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深度学习的课堂要求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学习状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先学、讨论交流、小组展示、答疑补充、检测反馈、总结反思等环节引导学生多问多思考多体悟。我相信,随着我校对深度学习的推进,教师课前做好课程设计,课中做好答疑解惑、因材施教,课后做好资料搜集和教学评价,将教学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合理利用新的技术和网络平台,全身心投入、关注学生在接受与运用上的差异,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一定能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实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