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线上学习社群——通识学院第二周线上授课情况反馈

发布日期:2020-04-22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点击量:

一、开课情况

3月2日——6日,通识学院完成第二周线上授课,共计114位教师讲授43门课程,完成695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学生上课人数达45841人次,到课率99%,同时发布作业数1086次,发布测验考试数255次。院领导、系主任、行政人员每日以学科为小组,填写查课听课记录,共计听课人数102人次,覆盖通识学院所有课程,重点关注兼职及新进专职教师,查课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

如果说第一周是任课教师和学生基本熟悉网络应用平台,让课程开起来,第二周就是让课程严起来,重点抓好课堂规范性,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我院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努力。

二、基于SPOC教学模式 有效供给知识点

SPOC模式将课程设计分为三大块,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更加看重知识点的有效供给,同时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预习,课中成为知识点的内化和扩展,以包括知识点串讲、案例研讨、互动交流、随堂测试等方式及反馈,将知识点再次进行梳理和强化,课后强调总结和反思。

大外张诗晨老师非常关注课前设计,她基本是提前一周共享PPT课件并布置自主学习作业,由于有充足的时间,学生参与度很高。魏长青老师在讲解《修身为本》之“平天下”内容时,提前从知网下载相关学习资料上传钉钉平台,学生自主学习良好。

基于线上教学的特点,在课中环节,大多数老师都意识到在一节课中设计教学活动,在教学节段中插入一些停顿点(研讨、提问、点评甚至是主动休息等),避免长时间的讲授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课后环节,老师们更加关注教学总结和学生反馈,微积分老师周正松在课堂讲解完例题后,都会在课后给学生做指导,同时还将教材上的重点延伸到考研题上,既拓宽了学生视野,也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三、建立学习型社群 提升师生投入感

进入第二周,大多数同学对于网课的好奇心慢慢减弱,教师空对一台电脑,学生在家独自听课,学生是否做了笔记,是否认真听讲,教师都无从知晓,课堂监督和约束感的缺乏导致师生双方投入感的降低。如何克服线上教学的困难,在“云端”营造出高度模拟线下师生互动研讨的课堂,无疑是对教师巨大的考验,建立学习型社群的必要性就显现了出来。

思政教研室为此单独制定“在线分组实施方案”,教师在拟定选题后,学生以选题为中心,在线自助组队,每周安排1-2个小组课堂完成小组汇报,如王兴波老师在讲授《近代史纲要》时,制定了25个选题,同时还有学生自己新增的话题,很好地将专业课和公共课结合了起来。

英语组焦颺老师将全班都分了组,5个同学一组,单独建群,每组有小组长;老师在课堂设定讨论题目,小组成员在小群中讨论,完了再派代表到班级大群中陈述,此外,教师还会布置项目,小组在课下讨论协商完成,以小组为单位上交成果。这种学习型社群的建立成为一种极好的教学设计,在小组中,学生之间的脑力激荡和相互启发,可以创设一种线上学习的凝聚力,帮助每一个参与线上学习的学生跟上整个课程的教学进度,并从他人的回应和教师的点评和指导中获得更多的思路和启发。

四、关注教学场域变化 实现学生为主体

在线上课堂中,与个人独立学习相比,如果在整个学习历程里有教师的同步指导与同伴的参与回应,将极大程度提升个体的学习参与度和对课堂的黏合度,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课后的学习迁移。

思政陈海燕老师在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容前,提前一周发放学习任务单,共发放10个开放性问题,学生讨论热度居高不下;而武建竹老师很会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联系知识点进行讲解,学生互动频繁,甚至在老师布置下节课任务时,有学生主动要求完成。

总之,通过以上教学模式的探索,我院线上课程在行课过程中,实现了从“量变”向“质变”的转化,教师的权威角色在云端尽量弱化,将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营造研讨型、交互式、学习型社群氛围,这种浸泡式学习或体验式学习或更加得利于线上课程的发展。

从教室到云端,从线下到线上,从课程到课堂,正是基于我院教师不舍昼夜的辛勤付出,他们的努力也有了回报,在电子信息学院近日举行“我的网课”征文比赛中,学生们也向我院教师表示了感谢:“其中很多老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线性代数》的粟老师,他的方式就有些不同,每节课的开始是让同学们观看录播的学习(视频),当学习结束后,老师会在群里发出思考题,率先做出来的同学会得到加分的奖励,这一措施使得我们学习的积极性更加高涨了,就在电脑前等着老师出题。《大学体育》篮球课的刘老师,在直播课上首先是自己做动作,然后让学生们开启摄像头一同去做,课程下来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师一节课整整90分钟都在不停的为我们演示动作,一刻也没有休息过,体会到老师的不容易。因此我认为更应该努力学习课程内容,不让老师的辛苦付出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