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学院概况 -> 十五周年校庆 -> 正文

锦城学院通识教育的探索与创新

发布日期:2020-05-07   来源:通识教育学院   点击量: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向晓华 高路

【摘要】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国内外高等学府的教育体系设置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锦城学院从建校伊始就在大学通识教育领域进行着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并积极寻找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高等教育;通识教育;教育反思;创新与尝试

通识教育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教育思想,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发展人类理性、心智以探究真理的自由教育,翻译成中文也有博雅教育或文雅教育一说。如亚当•斯密所言,通识教育的本质是“即适于自由人之教育也。所谓自由人者,其意义乃谓人之不因实用目的之故被迫而取得任何特定的技能者,自由人必能使用其时间于其所认为具有特定的修养价值之任何科目之上。”[1]也就是说,通识教育是以全面自由发展理性为教育目标,以完善提升人性为目的的教育,在实施自由教育的过程中人也获得了各种能力自由完美的发展。这一教育思想对西方后世教育影响深远。

随着现代大学教育的兴起,19世纪至20世纪初,最能体现古希腊精神核心的理性精神和思辨精神为高等教育中强调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思考与创造能力提供了基本的精神基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现代知名大学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通识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具体措施。我国高等教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深化的同时也开始逐步探索适用于我国大学教育实际的通识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面对当下的教育环境,不少公立院校、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都在尝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培养社会高级人才的教育之路。锦城学院作为一所走在国内民办高校前列,极具教育探索精神的应用型大学,建校15年来,在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激发教育潜力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传承知识,培养人才,引领社会,服务大众”,把培养人才放在最核心的位置;将“做人与做事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通识与专业相结合、严格与宽松相结合、秩序与自由相结合、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把“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经世致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明确定位。锦城学院将实现学生“全人教育”的教学实践融入到大学四年的培养体系中。我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不仅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支持,还切实帮助每位锦城学子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如锦城学院邹广严校长所言:“在教育目标上,我们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启迪他们的智慧和才干。要培养学生有更高阶的思维、更聪明的头脑、更灵活的处事方式、更恰当的待人智慧,面对复杂问题能提出多个解决方案并有优良之策。”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和模式,结合自身教育实践开展创新并不断付诸实践,才是真正找到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的有效途径。

一、国内外大学通识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措施

在不少国际知名大学的教育实践和研究中我们早已发现:“学习系统性是通识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过分提倡选修自由会造成实用主义价值泛滥在学习中产生的恶果,学生面临过于集中在某一学科领域、或知识欠缺系统性的困境。专业学习会掩盖住一些基本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源于1828年,当时耶鲁大学教授们联合发表了著名的《耶鲁报告》,认为通识教育应该恪守自由教育传统,继续实施古典学科教育并把自由原则植入年青人的心灵,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大度优雅的举止、深厚的人文知识素养。20世纪中叶,哈佛大学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发表了题为《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书,这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红皮书》,首次专门而系统的论述了通识教育,以及实施通识教育计划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构想,从而揭开了哈佛大学全面实施现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的序幕。

哈佛大学校长劳伦斯·洛厄尔推行“集中与分配制度”,用“集中”和“分配”对其“过度自由”进行修正,调和了自由选修制度中“自由”和“秩序”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说,在学生本科期间需要修完的16门课程中,必须有6门集中在某一学科领域,4门分别在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和数学四类中各选一门,剩下6门供学生自由选修。这一实践形式基本奠定了日后美国高校“专业课程—选修课程—通识课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为哈佛大学从上世纪开始不断发展的通识教育理念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在调查中发现,美国各类大学通识课程学时大体占总学时的40%及以上。通识教育从几所高校的尝试变成了全国性的课程改革运动,开始朝着制度化方向发展,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美国通识课程发展的黄金时期。此后,哈佛大学在70年代提出“核心课程方案”的报告,在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之外,在本科教育阶段建立了一套核心课程。新的课程体系兼顾专门化和多样化、深度和广度、灵活性和规范化、共同文化和多元文化,既保障了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又对多元时代开展文化传播、凝聚文化共识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这一报告的指导下,通识教育课程得以全面复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的报告《学院——美国本科生教育的经验》致力于解决美国大学普遍存在的“深受狭隘的职业主义所支配,因为市场化发展使得高等教育失去使命感,本科教育目标混乱”等问题。委员会建议“建立完整的基础教育课程,使其成为本科教育的核心”,在高等教育中克服专业至上主义和多元文化论,在通识教育计划中既增加人文性以调和专业教育和知识之间的矛盾,又包容共同文化边界之外的亚群体文化以实现价值观教育的一体导向的多元发展。这一报告为美国多所著名大学在未来十多年的教育发展中提供了开展通识教育的新的指导方针。

2007年哈佛大学发布《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正式宣布于2013年开始启动以“主修—选修—通识”为主要结构的通识教育计划。2007通识教育计划试图规避上一世纪或过度追求知识深度、或过度追求知识宽度的高等教育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将价值塑造和公共责任培养放置于通识教育的核心位置。哈佛大学2007年通识教育改革意味着“两个加强和一个转向”:一是加强人的个体层面的需求,关注通识课程的人文性,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加强人的社会层面的需求,关注通识课程的民族性,培养负责任、有教养的美国公民;三是转向人的国家层面的需求,关注通识课程的国际性,培养具有世界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2018年秋季学期哈佛大学开始实行全新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2007年相比,2018年通识教育8大品类的课程,变成了“4+3+1”模式,即包含4门通识教育必修课,3门分布必修课,和1门实证与推理课程,哈佛大学又一次承担起创新通识课程的重任,美国通识课程的发展正在向新阶段迈进。

在现阶段的教学实践中,虽然在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设定上美国很多高校莫衷一是,但对其终极目标指向却已达成共识,即培养合格公民。具体目标的多样性首先体现在理论界,比如1945年,美国康奈特教授提出通识教育的四个目标,即培养学生有效的思考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恰当的判断能力和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教育专家博耶和赫金杰也认为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帮助学生探索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观。这些理论都为美国大学在通识教育发展领域的探索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哈佛大学在现行通识教育的纲领性文件《2007年通识教育特别小组报告》中提出其进行价值塑造的四个目标,即公民参与、文化理解、应对变革和伦理道德培养;哥伦比亚大学在价值观视域下提出将培养民主社会中负责任的公民作为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芝加哥大学注重培养学生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使之成为负责任的合格公民,等等。

尽管通识教育目标在理论界和高校办学理念中有不同的论述,但从大学和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定义或目标阐释和解读中可以发现一个共性指向,即通识教育始终致力于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和价值维度的追求,注重培养具有健全品格的合格公民。

我国现代大学的通识教育从民国时期开始就从西方大学教育模式中吸收营养。新中国建立后,经历过20世纪的风云变幻,现代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的具体实施主要开始于90年代中期,1995年原国家教委在52所高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 1995年9月召开的经验交流会,推动了国内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改革。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加强通识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经过20多年的发展,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了不断的推行和实践,其教育内涵也在发生着诸多变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与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基本相当,改变了专业主义教育模式。不过在新世纪中国社会飞速的发展中,高校通识教育,尤其是应用型大学的通识教育实践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既要满足社会对高端人才的技术性需求,也要摆脱专业主义教育模式的桎梏,需要我们对现存的问题有清晰的认识。

二、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发展中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在经过了20多年的通识教育发展之后,我国目前在通识教育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正视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既需要得到全国高等教育的普遍重视,也需要应用型大学寻找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

(一)通识教育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实际上这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劣币驱逐良币”在经济学中又被称为“格雷欣法则”,由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在16世纪中期根据日常生活现象归纳提出。他发现当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共存时,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总是会日渐占领市场,而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则会慢慢退出流通。通识教育追求尽可能覆盖广阔的知识领域,依托自由选修的制度设计,要求和鼓励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修读包括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在内的各领域课程,建立广博的、多学科或交叉学科的知识架构与视野,进而实现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课程数量众多,供学生自由选择的通识教育选修模块就好比一个流通市场,不同课程的学时学分数是标准统一的,但学生所需的精力投入与成绩回报却因课程难易和教师严疏有所差异。在现实中,那些不用投入过多精力即可获取高分的“水课”总是受到学生热捧、长盛不衰,而那些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所谓“虐课”却无人问津,并逐步走向退选停开的境地。这就是通识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便如哈佛大学或北京大学这样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也受此之困。

(二)工具理性价值观导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必然成为各行业发展的主流需求,这很容易催生出以技术性指标来作为人才评判的标准。技术型人才成为很多高校培养的主流,实用性的技术和专业也成为高等教育追捧开设的对象。久而久之,工具理性价值观念就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和一所高校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尺,而不符合工具理性价值体系的人文类通识学科自然也面临着被排挤甚至被取代的窘境。即便在教学培养结构中,通识教育处于课程结构的边缘位置,仅作为技术型专业学习的补充。这一现象在应用型教育高校有尤为突出。如何做到即满足社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又不至于使人才培养受工具理性价值观的支配,这就需要我国高等教育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

(三)如何采用有效措施解决通识教育精细化、个性化问题

大学通识教育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国内大部分高校都让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时选修一些通识教育课程。虽然这有利于学科交叉,但也凸显出教学班级过大,教师难以进行针对不同学生开展精细化、个性化教学,甚至会影响教师将教学关怀覆盖到全体学生。

从教学规律而言,教师的教学精力会受到学生数量的影响。过大的教学班级和过多的学生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就目前国内高校通识教育现状而言,课堂教学会受教学设施还是通识教育师资的局限,都只能以大班化教学为主。相较于更为精细化和个性化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教育处于不平衡状态,很容易让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心目中变成不如专业教育课程重要。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中解决通识教育大班化教学问题,提升通识教育对学生教学的精细化和个性化教学程度,也是我国大学急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三、锦城学院在通识教育中采取的措施和创新

作为国内外社会认可度高、教学质量好的应用型高等学府,锦城学院从建校之初一直在努力探索拥有“锦城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模式。通识教育从学生一进校便纳入到教育培养方案之中,将更多的人文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之中,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努力探索如何有效的解决通识教育所面临的三个问题。

锦城学院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劳动教育”独具特色,通识教育课程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我校紧紧抓住这一阵地,贯彻“通识与专业相结合”的办学思想和理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分析思辨能力、传授科学知识、拓展宏观视野、培养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力。自2012年开始,锦城学院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逐渐步入正轨,通识课的设置与实践呈现体系化和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近五年来,我校通识课开展主要集中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人文教育和专业知识普及类教育相结合。截至目前,每学期开设通识选修课30-40门左右,其中网络选修课15门,课程涉及各个领域,教学内容包罗万象。

(一)开展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精品化课程

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的质量,学校颁布了详细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通识教育选修课管理办法(试行)》,以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规范化管理,同时对课程体系设置进行了全面规划。共开设120多门课程,覆盖政治与法律、哲学与心理、语言与艺术、文学与历史、沟通与领导、自然科学与技术、经济与管理七个板块,。

我校教师自己开发和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于2015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此教材的修订版被列为“全国高等教育重点规划教材”。该课程作为我校大一新生通识必修课,有特色、成建制、有依托。课程开设至今教学内容更完善,结合翻转课堂和慕课教学,已具有线上线下多渠道较成熟的教学方式,储存了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料含案例库、习题库和试题库。

该课程开展至今,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不仅得到了全校学生的普遍认可,也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许多兄弟院校对我校中华传统文化通识课程的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多次邀请我校相关教师传授教学经验,或来校学习交流。

(二)构建全方位通识教育模式

紧密结合学生素质培养需求,锦城学院不仅在人文类通识教育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和创新,在对毕业生的追踪了解中,学校发现专业化技能的培养虽然可以让学生学到不少高端专业技术,但也容易忽视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有效的交流沟通能力、流畅精彩的写作能力、公众场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些专业知识以外的技能和素养更能决定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取得成就。对此,结合通识教育为学生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从2015年开始,面向全校学生我校开设了《应用口才》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技能。本课程和《应用写作》在全校所有专业中推广,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经过几学期的教学实践,学生收获满满,学生的认可度大幅度攀升。

时至今日,锦城学院通识课程形成了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选读》为主线,以《应用口才》为辅助,结合《西方文化史》、《中外诗歌艺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西方哲学史》等较为成熟的人文通识课程,再加上新开设的《逻辑学》、《批判性思维》,以及精心挑选出来的十几门网络课程共同构建了我校全方位的通识教育模式。

(三)有机结合网络平台革新传统教学模式

针对上述提到的通识教育精细化和个性化问题,锦城学院不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教学资源而言,许多学校目前的教学设施和师资力量还不足以完全实现通识教育小班化教学,所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就成为新的突破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慕课教学不仅可以实现更为自由的线上远程教学模式,也为教师实现针对学生的精细化、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契机。原本人数较多的教学班级,可以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时间层次化教学,教学使得教师可深入到不同专业的学生人群中,更有针对性的面对不同学生的教学问题。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有选择性的加强知识内化效果,满足实现个性化需求。

锦城学院通过大力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锦城在线”等网络教学平台,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有明显的创新。像中华传统文化这样的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原本人数众多、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只能仅仅完成教学内容的讲述,而无法真正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在结合了线上线下的翻转教学之后,学生可以通过教师制作的线上教学视频在更为自由的时间中完成教学内容学习,在线下的课堂上,教师可组织灵活多变、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检验每个学生学习成果,将精细化教学管理和个性化教学设计蕴于其中。

(四)探索新技术革命对“未来型”教育的影响

关注未来,是一个民族有远见的标志。关注未来教育的发展,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责任。锦城学院积探索和研究“未来型”教育。移动互联技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革命不仅直接影响着相关技术专业教育的变革,同时也预示着传统教育向智慧教育的飞快转变,通识教育自然也包含其中。“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作为对通识教育未来教育形式的探索。锦城学院已经在不断实践,而技术革命带来的更新、更快、更普及的教育方式也是每一个从事通识教育的锦城教师思考与尝试的课题。

通达智慧,昌明见识,止于至善,不渝之志!锦城学院不断反思通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将“全人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和实践,把以学生为主体,追求真正的育人效果作为教师的己任。正如锦城学院《通识教育实施细则》中写到的:“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使学生在融会贯通中汲取智慧,获得心智的训练和提升,养成独立思考和敢于创造的习惯。”通识教育是真正要实现学生良善的人格塑造、自由独立的思考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的良好技能、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等生命智慧的教育。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前进,探索和实践更能体现通识教育实质,帮助学生成人成才的教育理念与具体途径和措施是每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教育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4年版:275

【2】 约瑟夫•E•奥恩.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年版

【3】 道格拉斯•费希尔.扶放有度实施优质教育[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9年版

【4】 张宝予.美国高校通识课程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32-93

【5】 邢园园,汪润芊.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构建的反思[J].科技风,2019年1月:50

【6】 危磊.探究通识教育实质及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现状[J].高教学刊,2018年20期:82-86

【7】 蔡子怡,蔡建平.我国大学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8年12月:86-87

【8】 张子照.我国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问题、困难及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02年9月:9-12

【9】 潘晓菁.我国应用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现状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4年5月:24-25

【10】 张寿松,徐辉.通识教育的八个基本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7月:87-91

作者简介:

【1】 向晓华,1950年生,女,四川省宣汉县,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电话:15928993866,Email:Xh7968@126.com

【2】 高路,1985年生,男,重庆市合川区,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西方文化与文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电话:13518209505,Email:894861428@qq.com


[1]亚当·斯密.教育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34:275.